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平扫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5位患者在双源CT上行小肠造影检查,共三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100 kV/140 kV),调入后处理软件中的Liver VNC选项卡,获得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将其与真实平扫图像进行对比.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以及客观评分,主观评分由2名医生采用双盲法评分,客观评分在3个序列的图像上选择感兴趣区,分别记录下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及真实平扫的病灶、肝脏、肌肉、脂肪的平均CT值,以及由机器产生的噪声,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同时记录下三期扫描的总辐射剂量及去除平扫剂量之后动、静脉增强两期扫描的总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以上图像平均CT值、SNR、CNR.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辐射剂量.结果:35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7~83岁,未见明显异常16例,慢性结肠炎3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肿瘤切除术后2例,肠息肉3例,脂肪瘤2例,结肠恶性肿瘤3例,肠系膜纤维瘤1例,回盲部肿物l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病灶、脂肪、肌肉虚拟平扫的CT值小于真实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肝脏虚拟平扫的CT值大于真实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虚拟平扫的标准差低于真实平扫,而SNR、CNR高于真实平扫,差异无统计学意
作者:王俊;李辉;刘焱;王佳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 年 28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