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猕猴实验性内毒素休克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肝脏及脾脏中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LPS)2.8mg/kg制成内毒素休克模型,利用源自人细胞因子基因序列的引物,建立荧光半定量reverse transcription(RT)-PCR方法,检测PBMCs、肝脏及脾脏中IL-18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并与TNF-α、IL-1β相对照.结果:LPS注射后120分钟PBMC中IL-18的表达有显著增加,此时肝脏及脾脏中的mRNA表达水平也有增高;TNF-α在PBMCs中mRNA水平于LPS注射后60分钟即出现峰值,120分钟时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均显著增高;IL-1β在PBMCs中mRNA表达峰值出现在60分钟,但120分钟时在肝脏和脾脏中mRNA表达水平增高不明显.结论:在猕猴实验性内毒素休克过程中IL-18的表达显著增高,但峰值晚于TNF-α、IL-1β.IL-18可以由PBMCs和肝脏枯否细胞产生(也许还有脾脏巨噬细胞);TNF-α可能有广泛的细胞来源;IL-1β主要由PBMCs在LPS刺激活化后产生并分泌至血浆.
作者:孙可一;季晓辉;冯艳红;殷国庆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4 年 20卷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