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低氧条件下精子发育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6孔细胞培养板常规传代培养小鼠精母细胞GC-2至对数生长期,选择8块细胞培养板,随机等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将低氧组与对照组分别培养于Inviv O2工作站(参数设置:1%O2;5%CO2;94%N2;37 ℃)和温、湿度恒定的二氧化碳(5%)培养箱中,低氧处理6、12、24及48 h后,各随机取出1块细胞培养板作为对应时间梯度的低氧组及其对照组,将低氧组6孔细胞再随机等分为两个小组,其中3孔用于提取总RNA,另3孔用于提取总蛋白,对照组作相同处理.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C-2中HSPA2、HSF1及HSF2基因表达.结果 HSPA2基因mRNA水平仅在低氧处理24 h后一过性升高(P<0.05),但低氧处理6、12及48 h后,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HSPA2蛋白在低氧处理6 h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但低氧处理12、24及48 h后显著降低(P<0.05).HSF1基因mRNA水平在低氧处理6及12 h后显著降低(P<0.05),低氧处理24 h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在低氧处理48 h后显著上升(P<0.05).HSF1蛋白在低氧处理6、12、24及48 h后均显著降低(P<0.05).HSF2基因mRNA在低氧处理6、12、24及48 h后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其对应的HSF2蛋白在低氧处理6、12及24 h后也未见明显差异(P>0
作者:李锐;殷骏;张庆华
来源:中国男科学杂志 2023 年 37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