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目前,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技术识别与保护甲状旁腺的相关报道相对较少,因此,其临床实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在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TORTVA)使用与不使用ICG荧光显影技术病例资料的对比分析,探讨TORTVA术中应用ICG荧光显影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1年11月行TORTVA患者的病历资料,经筛选后纳入80例患者,其中45例术中采用ICG荧光显影技术(ICG组),35例未使用ICG荧光显影技术(对照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消除两组间混淆偏差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
结果:PSM后,两组各纳入24例患者,两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ICG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0),但ICG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23 minvs.251 min,P=0.032).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及淋巴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术后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组3例(12.5%)、对照组6例(25.0%)出现并发症,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两组均无术中甲状旁腺自体
作者:徐静;张姝;姜燕;张哲;严洁;徐琰
来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3 年 32卷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