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05 | 下载573

目的 通过对在校中小学生包括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12个年级近视患病率及程度构成比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查,观察在校学生近视化形成的自然病程.方法 采用自动验光仪(NIKON SPEEDY-K)对中小学生5757人(男生2978人,占51.7%,女生2779人,占48.3%.)动态眼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ll.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视眼不断近视化,近视程度由轻度逐渐发展到中度.7岁进入近视化-0.78 D,高中三年时的平均-3.57 D达到中度近视水平.7~18岁12年间年近视化幅度为-0.22 D.学生的近视化年增长在13岁和16岁有2个缓进,在10岁、15岁和18岁有3个递增.女生先进入近视化,男生随之,最终在18岁趋于一致.右眼先进入近视化,左眼随之,最终在18岁趋于一致.结论 在校期间7~ 18岁的-3.0 D眼球近视化是正常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眼球从22 mm到23 mm的1 mm增长结果,并不因为近距离阅读而增加.中国的过度近视化关键是青少年丧失了对其正常的缓冲补偿能力,即3~6岁间的+3.0 D远视缓冲和22.5 mm以内的眼轴程度控制.故而提出近视防控策略:(1)过度过早的眼球正视化指导近视的预测性,学龄前充足的远视缓冲可以减少近视形成.(2)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育性、进行性的临床意义在于树立学龄期的12年持续对近视控制的观念,并提出

作者:高作书;杜晓琨;石一宁;陈研明;方思捷

来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3 年 31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05 | 下载:573
作者:
高作书;杜晓琨;石一宁;陈研明;方思捷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3 年 31卷 7期
标签:
近视化 远视缓冲 近视防控 Myopization Hyperopic buffering Myopia control
目的 通过对在校中小学生包括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12个年级近视患病率及程度构成比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查,观察在校学生近视化形成的自然病程.方法 采用自动验光仪(NIKON SPEEDY-K)对中小学生5757人(男生2978人,占51.7%,女生2779人,占48.3%.)动态眼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ll.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视眼不断近视化,近视程度由轻度逐渐发展到中度.7岁进入近视化-0.78 D,高中三年时的平均-3.57 D达到中度近视水平.7~18岁12年间年近视化幅度为-0.22 D.学生的近视化年增长在13岁和16岁有2个缓进,在10岁、15岁和18岁有3个递增.女生先进入近视化,男生随之,最终在18岁趋于一致.右眼先进入近视化,左眼随之,最终在18岁趋于一致.结论 在校期间7~ 18岁的-3.0 D眼球近视化是正常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眼球从22 mm到23 mm的1 mm增长结果,并不因为近距离阅读而增加.中国的过度近视化关键是青少年丧失了对其正常的缓冲补偿能力,即3~6岁间的+3.0 D远视缓冲和22.5 mm以内的眼轴程度控制.故而提出近视防控策略:(1)过度过早的眼球正视化指导近视的预测性,学龄前充足的远视缓冲可以减少近视形成.(2)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育性、进行性的临床意义在于树立学龄期的12年持续对近视控制的观念,并提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