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9 | 下载0

目的 比较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链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状态和浮游状态致龋能力的差异.方法 根据析因实验设计分组,选取课题组前期分离鉴定的维吾尔族儿童变链菌临床株27株,其中17株高龋菌株[龋失补牙数(dmft)≥5],10株无龋菌株[龋失补牙数(dmft) =0].分别在24孔板静止培养以及在试管内摇动培养.采用蒽酮法测定高龋组与无龋组分别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的量.使用SPSS 17.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析因分析.结果 高龋组生物膜状态下合成水溶性与非水溶性葡聚糖量分别为(0.3011±0.0398) mg/mL、(0.3711±0.0372) mg/mL,高于浮游状态的(0.2300±0.0438) mg/mL、(0.2356±0.0568) mg/mL,无龋组生物膜状态下合成水溶性与非水溶性葡聚糖分别为(0.2067±0.0264) mg/mL、(0.3489±0.0537) mg/mL,高于浮游状态的(0.1489±0.0325) mg/mL、(0.1578±0.0227)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龋组合成胞外多糖量均高于无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吾尔族高龋儿童变链菌临床分离株的高致龋力可能与其携带有合成胞外多糖能力较强的菌株有关.

作者:连冰洁;刘震华;刘芳;赵今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2 年 2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9 | 下载:0
作者:
连冰洁;刘震华;刘芳;赵今
来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2 年 24卷 5期
标签:
龋病 变形链球菌 胞外多糖 维吾尔族儿童
目的 比较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链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状态和浮游状态致龋能力的差异.方法 根据析因实验设计分组,选取课题组前期分离鉴定的维吾尔族儿童变链菌临床株27株,其中17株高龋菌株[龋失补牙数(dmft)≥5],10株无龋菌株[龋失补牙数(dmft) =0].分别在24孔板静止培养以及在试管内摇动培养.采用蒽酮法测定高龋组与无龋组分别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的量.使用SPSS 17.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析因分析.结果 高龋组生物膜状态下合成水溶性与非水溶性葡聚糖量分别为(0.3011±0.0398) mg/mL、(0.3711±0.0372) mg/mL,高于浮游状态的(0.2300±0.0438) mg/mL、(0.2356±0.0568) mg/mL,无龋组生物膜状态下合成水溶性与非水溶性葡聚糖分别为(0.2067±0.0264) mg/mL、(0.3489±0.0537) mg/mL,高于浮游状态的(0.1489±0.0325) mg/mL、(0.1578±0.0227)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龋组合成胞外多糖量均高于无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吾尔族高龋儿童变链菌临床分离株的高致龋力可能与其携带有合成胞外多糖能力较强的菌株有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