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2 | 下载12

目的:研究胸苷激酶/丙氧乌苷(TK/GCV)系统和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系统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TK组、CD组、TK-CD组,每组10只.脾内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对照组:脾内注射SW480细胞,腹腔注射生理盐水;TK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GCV;CD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5-Fc;TK-CD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GCV、5-Fc.观察各组裸小鼠的肝转移率、肝转移瘤数目、电镜下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l)、生存期等指标.结果:各治疗组裸鼠肝转移的发生率下降,平均肝转移瘤数减少,其动物的生存期延长,肝转移瘤内的癌细胞凋亡率增高.联合基因治疗组效果更好,且TL/GCV与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TK/GCV、CD/5-Fc系统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有效地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形成.

作者:牛洪欣;何庆泗;魏冬;谭伟;高静

来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7 年 1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2 | 下载:12
作者:
牛洪欣;何庆泗;魏冬;谭伟;高静
来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7 年 10卷 3期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肝转移 裸鼠 胸苷激酶 丙氧乌苷 胞嘧啶脱氨酶 5-氟胞嘧啶基因治疗
目的:研究胸苷激酶/丙氧乌苷(TK/GCV)系统和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系统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TK组、CD组、TK-CD组,每组10只.脾内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对照组:脾内注射SW480细胞,腹腔注射生理盐水;TK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GCV;CD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5-Fc;TK-CD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GCV、5-Fc.观察各组裸小鼠的肝转移率、肝转移瘤数目、电镜下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l)、生存期等指标.结果:各治疗组裸鼠肝转移的发生率下降,平均肝转移瘤数减少,其动物的生存期延长,肝转移瘤内的癌细胞凋亡率增高.联合基因治疗组效果更好,且TL/GCV与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TK/GCV、CD/5-Fc系统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有效地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形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