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及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RICU收治的52例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致病微生物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2009甲型H1N1流感组和非H1N1流感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状况、确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24 h内APACHEⅡ评分、血白细胞总数、动脉血乳酸水平、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定量、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肺复张措施的反应等资料,并比较确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周时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2009甲型H1N1流感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血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非H1N1流感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定量偏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01);而两组患者血乳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50);肺复张措施治疗后30 min,2009甲型H1N1流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及肺静态顺应性均较复张前改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7.26、6.80,P值均<0.01),非H1N1流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亦上升(t值分别为8.81、5.78,P值均<0.01),但甲型H1N1流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5.77、5.26,P值均<0.01);两组患者
作者:王红军;于洪涛;贾金广;陈琼;臧金萍;卢滨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年 24卷 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