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9 | 下载52

目的:探索在静态和动态呈现条件下孤独症儿童对视向提示信息加工的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各10名.通过l张图片形成的静态视向提示和5张图片形成的动态视向提示,采用2(组别:孤独症儿童,正常儿童)×2(呈现方式:静态,动态)×2(提示性:有效提示,无效提示)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呈现方式下的视向提示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在静态条件下,孤独症儿童识别视向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94.8±1.3)%vs.(99.5±1.3)%,P<0.05],且反应时较长[(470.2±23.8) ms vs.(389.2±23.8) ms,P<0.05];在动态条件下,有效提示的识别正确率高于无效提示[(98.8±0.5)%vs.(93.8±0.3)%,P<0.05],且有效提示的反应时短于无效提示[(463.1±19.7) ms vs.(504.8 ±21.4) ms,P<0.01],孤独症儿童的反应时长于正常对照组儿童[(544.6±28.4) ms vs.(423.3±28.4) ms,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提示孤独症儿童存在与正常儿童一样的视向注意转移,并无特异性视向注意损伤,孤独症儿童对动态视向信息加工可能较静态视向信息加工更敏感.

作者:马玉;张学民;张盈利

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年 27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9 | 下载:52
作者:
马玉;张学民;张盈利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年 27卷 6期
标签:
孤独症 儿童 社会性认知 静态与动态视向提示 线索目标范式 autism children social cognition static and dynamic eye gaze directions cue-target paradigm
目的:探索在静态和动态呈现条件下孤独症儿童对视向提示信息加工的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各10名.通过l张图片形成的静态视向提示和5张图片形成的动态视向提示,采用2(组别:孤独症儿童,正常儿童)×2(呈现方式:静态,动态)×2(提示性:有效提示,无效提示)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呈现方式下的视向提示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在静态条件下,孤独症儿童识别视向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94.8±1.3)%vs.(99.5±1.3)%,P<0.05],且反应时较长[(470.2±23.8) ms vs.(389.2±23.8) ms,P<0.05];在动态条件下,有效提示的识别正确率高于无效提示[(98.8±0.5)%vs.(93.8±0.3)%,P<0.05],且有效提示的反应时短于无效提示[(463.1±19.7) ms vs.(504.8 ±21.4) ms,P<0.01],孤独症儿童的反应时长于正常对照组儿童[(544.6±28.4) ms vs.(423.3±28.4) ms,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提示孤独症儿童存在与正常儿童一样的视向注意转移,并无特异性视向注意损伤,孤独症儿童对动态视向信息加工可能较静态视向信息加工更敏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