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比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nt,RCA)、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3种抗凝方法在重症中毒患者血液灌流的应用,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行血液灌流治疗的30例重症中毒患者,按性别、病种分层随机分为局部枸橼酸抗凝、普通肝素抗凝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组,每组各10例.观察并比较3组的管路凝血、出血情况及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比较RCA组血液灌流前后的血清游离钙、血清总钙、血PH值. 结果 RCA组未发生灌流器凝血,UFH组有2例、LMWH有1例出现Ⅲ级灌流器凝血;RCA组无穿刺点或其他部位出血;UFH组有3例穿刺点出血、3例皮下出血和2例其他部位出血,发生率高于RCA组(x2=9.436,P=0.022);LMWH组有3例穿刺点出血、2例皮下出血和1例其他部位出血,发生率高于RCA组(x2=8.556,P=0.036).与治疗前比较,血液灌流治疗后3组均有Fib及血小板计数降低,UFH组的APTT (t=2.722,P=0.009)、PT (t=2.234,P=0.016)、血小板计数(t=3.893,P=0.001)、Fib (t=4.056,P
作者:张海钢;吴京兰;黄镭;林进团;黎税发
来源:中国血液净化 2018 年 17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