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8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纳洛酮组.纳洛酮组于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纳洛酮0.8 mg·kg-1·d-1,连续7 d.8 wk后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比较3组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锥体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像素值.结果:模型组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EL)比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延长(P<0.01),而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纳洛酮组大鼠EL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此外,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像素值模型组(484±299)较假手术组(135±29)明显增高(P<0.01),而纳洛酮组(139±31)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改善,其机制可能是与其防止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增高有关.

作者:郑先振;马光瑜;林珏龙

来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5 年 24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8
作者:
郑先振;马光瑜;林珏龙
来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5 年 24卷 3期
标签:
纳洛酮 痴呆,血管性 记忆 迷宫学习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纳洛酮组.纳洛酮组于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纳洛酮0.8 mg·kg-1·d-1,连续7 d.8 wk后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比较3组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锥体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像素值.结果:模型组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EL)比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延长(P<0.01),而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纳洛酮组大鼠EL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此外,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像素值模型组(484±299)较假手术组(135±29)明显增高(P<0.01),而纳洛酮组(139±31)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改善,其机制可能是与其防止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增高有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