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 | 下载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药物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归纳中药在治疗黄褐斑用药规律及药物配伍.借助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核心药对所含活性成分,DisGeNET和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获取黄褐斑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 构建"化学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筛选出关键活性成分;利用STRING 和Cytoscape 获取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 整理出治疗黄褐斑方剂共 221 个,中成药 166 个,使用频率前五的药物即当归、地黄、柴胡、茯苓、白芍;关联规则数据显示当归-白芍-柴胡支持度与置信度最高.对"当归-白芍-柴胡"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取核心药对治疗黄褐斑的潜在作用靶点 90 个,GO富集和KEGG 通路分析主要涵盖包括缺氧诱导因子(HIF)-1 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获得了核心药对治疗黄褐斑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

作者:廖莹莹;范盾聪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 年 23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 | 下载:11
作者:
廖莹莹;范盾聪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 年 23卷 10期
标签:
中药学 黄褐斑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机制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loasma Data min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Mechanism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药物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归纳中药在治疗黄褐斑用药规律及药物配伍.借助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核心药对所含活性成分,DisGeNET和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获取黄褐斑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 构建"化学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筛选出关键活性成分;利用STRING 和Cytoscape 获取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 整理出治疗黄褐斑方剂共 221 个,中成药 166 个,使用频率前五的药物即当归、地黄、柴胡、茯苓、白芍;关联规则数据显示当归-白芍-柴胡支持度与置信度最高.对"当归-白芍-柴胡"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取核心药对治疗黄褐斑的潜在作用靶点 90 个,GO富集和KEGG 通路分析主要涵盖包括缺氧诱导因子(HIF)-1 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获得了核心药对治疗黄褐斑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