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力学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和3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接受STI检查,采用18节段法采集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达峰时间,对比两组相应节段的差异;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部和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达峰时间,并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达峰时间;比较两组心尖及心底舒张早期旋转角速度峰值(A-vel及B-vel).结果 心肌缺血患者各缺血节段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均较对照组减低,且达峰时间均明显延迟,除后壁纵向应变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减低,且达峰时间均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心肌缺血组A-vel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B-ve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STI能定量检测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多方力学改变,评价心肌局部功能.
作者:魏凤;李玉宏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年 27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