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 | 下载13

目的 观察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技术对于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 100 例因疑诊头颈部血管疾病而接受头颈部CTA患者,随机分为 A、B组各 50 例,对 A组采用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模式,对B组采用常规螺旋扫描模式.比较 2 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降主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 M1 段及其血管对比区域(ROC)(血管对应同层面肌肉或脑白质)的 CT 和标准差(SD),以及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分析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A组降主动脉 SD及 SDROC、颈内动脉分叉处 SDROC均高于,而降主动脉 SNR 及 CNR 均低于 B组(P 均<0.05);组间其余客观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A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DLP(DLPSSDE)均低于B组(P均<0.001).结论 利用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技术行头颈部CTA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张进慧;谢安杰;裴锦奎;汪禾青;陈素萍;刘豪;周建军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 年 39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 | 下载:13
作者:
张进慧;谢安杰;裴锦奎;汪禾青;陈素萍;刘豪;周建军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 年 39卷 11期
标签:
头部 颈部 CT血管造影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前瞻性研究 head neck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radiation dosage image quality prospective studies
目的 观察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技术对于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 100 例因疑诊头颈部血管疾病而接受头颈部CTA患者,随机分为 A、B组各 50 例,对 A组采用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模式,对B组采用常规螺旋扫描模式.比较 2 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降主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 M1 段及其血管对比区域(ROC)(血管对应同层面肌肉或脑白质)的 CT 和标准差(SD),以及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分析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A组降主动脉 SD及 SDROC、颈内动脉分叉处 SDROC均高于,而降主动脉 SNR 及 CNR 均低于 B组(P 均<0.05);组间其余客观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A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DLP(DLPSSDE)均低于B组(P均<0.001).结论 利用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技术行头颈部CTA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