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安慰剂组剔除1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肾俞穴进行刺激,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 mg,安慰剂组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均为每晚睡前服用,连续口服15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均P<0.01),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较安慰剂组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1);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和17.9%(7/39),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均P<0.01).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安全有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疗效相当.
作者:唐雷;游菲;马朝阳
来源:中国针灸 2014 年 34卷 8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