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0

目的:观察“截瘫三联针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保护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截瘫三联针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模型组(C组),每组15只.所有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大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A组针刺损伤段上下端两个椎体旁的督脉穴、背俞穴及双下肢关键肌运动点;B组针刺损伤段上下端两个椎体旁的督脉穴、背俞穴及双下肢“环跳”“后三里”“阳陵泉”“跟端”;C组造模后不针刺,进行同步抓取和固定.A、B两组每次留针15 min,每天针刺1次,共14次.分别于造模后1d、7d、14 d观察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损伤段脊髓组织形态变化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d,各组大鼠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第7d、第14 d,A、B组评分明显优于C组(均P<0.05),而A组评分高于B组(均P<0.05).②各组均可见CGRP阳性细胞表达,A、B组明显高于C组(均P<0.05),而治疗14d后A组高于B组(P<0.05).结论:“截瘫三联针法”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调控神经保护因子CGRP的大量表达,可能是其发挥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柯晓华;王彧;张安仁;江玥;董超;王倩;张姗姗;陈莎莎;黄彬洋

来源:中国针灸 2015 年 3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0
作者:
柯晓华;王彧;张安仁;江玥;董超;王倩;张姗姗;陈莎莎;黄彬洋
来源:
中国针灸 2015 年 35卷 6期
标签:
脊髓损伤 截瘫三联针法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spinal cord injury paraplegia-triple-needling metho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目的:观察“截瘫三联针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保护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截瘫三联针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模型组(C组),每组15只.所有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大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A组针刺损伤段上下端两个椎体旁的督脉穴、背俞穴及双下肢关键肌运动点;B组针刺损伤段上下端两个椎体旁的督脉穴、背俞穴及双下肢“环跳”“后三里”“阳陵泉”“跟端”;C组造模后不针刺,进行同步抓取和固定.A、B两组每次留针15 min,每天针刺1次,共14次.分别于造模后1d、7d、14 d观察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损伤段脊髓组织形态变化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d,各组大鼠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第7d、第14 d,A、B组评分明显优于C组(均P<0.05),而A组评分高于B组(均P<0.05).②各组均可见CGRP阳性细胞表达,A、B组明显高于C组(均P<0.05),而治疗14d后A组高于B组(P<0.05).结论:“截瘫三联针法”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调控神经保护因子CGRP的大量表达,可能是其发挥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