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8 | 下载0

鉴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但有效机制不清,该研究试图从抑郁症的病因源头做起,在复杂系统下初探抑郁症的可能病因,为下一步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通过采集12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脑电波,利用脑讯息搜索(SET,search of encephalo-telex)系统分析抑郁症患者全脑及各脑区抑制性神经递质(INH)、五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兴奋性神经递质(EXC)这6种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抑郁症组与健康组比较,各神经递质均值变化为①抑郁组全脑区DA降低(P<0.05),且双侧中央区,右颞区及右顶区DA降低较显著(P<0.01);②抑郁组右颞区5-HT升高(P<0.05);③抑郁组右中央、左顶区ACH降低(P<0.05),左后颞区ACH降低较显著(P<0.01).神经递质拮抗对及神经递质间相关性研究①3对神经递质拮抗对5-HT与DA,Ach与NE,INH与EXC在健康组和抑郁组2组均表现为中或强负相关性.5-HT与DA之间,除健康组右后颞区为弱负相关外,其余各区及全脑均表现出强负相关性(健康组除外右后颞区,|r|范围为[0.82,0.92],P<0.01)/(抑郁组,|r|范围为[0.88,0.94],P<0.01);Ach与NE间在全脑及各脑区体现出中负相关性(健康组,|r|范围为[0.39,0.76],P<0.01或P<0.05)/(抑郁组,|r|范围为[0.56,0.64],P

作者:池名;青雪梅;潘彦舒;许凤全;刘超;张成;徐振华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14 年 39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8 | 下载:0
作者:
池名;青雪梅;潘彦舒;许凤全;刘超;张成;徐振华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年 39卷 8期
标签:
抑郁症 脑讯息搜索(SET)系统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拮抗对 depression search of encephalo-telex system neurotransmitters pairs of neurotransmitters
鉴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但有效机制不清,该研究试图从抑郁症的病因源头做起,在复杂系统下初探抑郁症的可能病因,为下一步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通过采集12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脑电波,利用脑讯息搜索(SET,search of encephalo-telex)系统分析抑郁症患者全脑及各脑区抑制性神经递质(INH)、五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兴奋性神经递质(EXC)这6种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抑郁症组与健康组比较,各神经递质均值变化为①抑郁组全脑区DA降低(P<0.05),且双侧中央区,右颞区及右顶区DA降低较显著(P<0.01);②抑郁组右颞区5-HT升高(P<0.05);③抑郁组右中央、左顶区ACH降低(P<0.05),左后颞区ACH降低较显著(P<0.01).神经递质拮抗对及神经递质间相关性研究①3对神经递质拮抗对5-HT与DA,Ach与NE,INH与EXC在健康组和抑郁组2组均表现为中或强负相关性.5-HT与DA之间,除健康组右后颞区为弱负相关外,其余各区及全脑均表现出强负相关性(健康组除外右后颞区,|r|范围为[0.82,0.92],P<0.01)/(抑郁组,|r|范围为[0.88,0.94],P<0.01);Ach与NE间在全脑及各脑区体现出中负相关性(健康组,|r|范围为[0.39,0.76],P<0.01或P<0.05)/(抑郁组,|r|范围为[0.56,0.64],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