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与玻璃酸钠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骨科治疗的226例由于训练导致肩袖损伤患者资料。全部为男性,年龄为(24.5±3.7)岁,受伤至治疗时间为(4.6±2.2)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患者肩峰下间隙注射PRP,113例)和对照组(患者肩峰下间隙注射玻璃酸钠,11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肩峰下间隙分别给予相应的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肩关节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介素6(IL-6)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后4、8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4、8周的VAS评分[(3.1±0.9)、(1.5±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7±0.8)、(2.3±0.6)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4、8周的Constant-Murley评分[(58.6±4.5)、(72.2±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5.2±5.3)、(67.8±5.
作者:曹青刚;蔡晓云;商银娟;孙梓荧;吕中阳;邱阳;袁涛;钱洪;孟嘉;江辉;包倪荣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3 年 25卷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