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48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兔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对左室扭转角度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2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只作为对照组,20只作为实验组,结扎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和室壁瘤模型,饲养4周后,根据病理学检查有无室壁瘤形成将实验组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室壁瘤组,应用STI分别测量各组左室短轴瓣环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并进行左室腔大小及心功能的检测.结果 室壁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较心肌梗死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短轴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均较心肌梗死组减小.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左室整体扭转角度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ROC曲线分析显示,心尖水平旋转角度为1.21°时,判断LVEF<50%的灵敏性为76.9%,特异性为80.0%.结论 心尖部旋转角度的变化与左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当心尖水平旋转角度下降至1.21°时可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

作者:闫雪;关丽娜;穆玉明;翟虹;周玉成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 年 2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48
作者:
闫雪;关丽娜;穆玉明;翟虹;周玉成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 年 21卷 5期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室壁瘤 心室功能,左 旋转 斑点追踪显像 Echocardiography Heart aneurysm Ventricular function,left Rotation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兔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对左室扭转角度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2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只作为对照组,20只作为实验组,结扎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和室壁瘤模型,饲养4周后,根据病理学检查有无室壁瘤形成将实验组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室壁瘤组,应用STI分别测量各组左室短轴瓣环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并进行左室腔大小及心功能的检测.结果 室壁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较心肌梗死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短轴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均较心肌梗死组减小.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左室整体扭转角度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ROC曲线分析显示,心尖水平旋转角度为1.21°时,判断LVEF<50%的灵敏性为76.9%,特异性为80.0%.结论 心尖部旋转角度的变化与左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当心尖水平旋转角度下降至1.21°时可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