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应用CT和MR图像测量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病灶体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坏死病灶体积在预测股骨头塌陷中的价值.方法 将18例因ANFH而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5个股骨头的CT、MR图像与大体标本剖面做对照分析,使用移水法测量坏死病灶的体积;用计算机软件分别测量CT和MR图像上坏死病灶的体积,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CT、MRI和大体标本所测得的病灶体积行统计学比较.对行CT扫描确定的未发生股骨头塌陷的62例(92髋)ANFH患者随诊2年,观察是否出现股骨头塌陷,根据观察结果分为塌陷组和非塌陷组,应用t检验对2组的坏死病灶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ROC分析.结果 CT、MRI能准确地显示ANFH大体 标本上的坏死区、增生反应区和病灶外正常区. CT、MRI和大体标本所测得的坏死病灶体积分别为(20.5±5.2)、(21.4±4.8)和(20.9±5.2)Cm3,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5,P=0.831).随访的92髋中57髋出现股骨头塌陷,塌陷组坏死病灶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百分比明显高于非塌陷组[(34.5±9.3)%和(23.4±8.4)%;t=5.749,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结论 ANFH 病灶的体积是影响股骨头塌陷的重要因素,CT和MRI可直观、立体化地显示坏死病灶的形态、位置和准确测量坏死病灶的体积.
作者:黄振国;张雪哲;韦宏宇;洪闻;任安;李子荣;史振才;张念非;王武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年 46卷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