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围生期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及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儿呼吸力学指标、肺动脉压力(PAP)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8例围生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因,将其中41例ARDSp患儿,纳入ARDSp组;37例ARDSexp患儿,纳入ARDSexp组.选择同期、同日龄及同一家医院产科4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根据氧合指数(OI),将78例ARDS新生儿的ARDS严重程度判定为轻、中、重度.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及x2检验,对如下计量资料或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①对ARDSp组及ARDSexp组患儿临床资料、OI及呼吸力学指标进行比较;对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儿的PAP值,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②对2组ARDS患儿呼吸支持后0、24、48、72、96 h及拔管前,以及对照组新生儿相应小时龄时的PAP值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78例ARDS患儿的OI与PAP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 ①ARDSexp组围生期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发生率及死亡率[(37.5±1.7)周、(2 548±465)g、13.5%、2.7%、2.7%],均低于ARDSp组
作者:尹同进;雍其军;成胜;胡雨生
来源: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 年 14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