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腹膜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失败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行PCD治疗的68例I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49.0±16.3)岁。根据PCD治疗效果分为两组:PCD成功组(
n=26)和PCD失败组(
n=42)。收集记录患者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实验室指标,记录置管后48 h患者重要器官功能评分、肠内营养等数据。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
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CD失败的影响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的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首次PCD前改良的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首次PCD前行增强CT检查时间、首次PCD前急性肾损伤(AKI)、首次PCD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PCD前去甲肾上腺素总量、首次PCD后48 h内APACHE Ⅱ评分、首次PCD后48 h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引流液培养结果、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PCD前ARDS(
OR=4.682,95
作者:孙雅妮;孙昀;曹利军;鹿中华;张频捷
来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3 年 29卷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