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6 | 下载176

目的 探讨改良腘绳肌后置术治疗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例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15例,采用传统腘绳肌后置术)和改良手术组(15例,采用改良腘绳肌后置术,即将半腱肌后置于腓肠肌内侧头起点处),两组患者软组织松解术后均联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矫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自软组织松解术后第7天开始调整牵伸外固定支架,每次撑开约0.2°,3次/d;直至屈曲挛缩畸形矫正至过伸10°位并维持3周,期间每2周摄X线片测量膝关节屈曲挛缩度数;拆除Ilizarov外固定支架后,佩戴下肢膝关节铰链支具至少3个月,至膝关节行走功能满意后去除.临床疗效评价采用Dimeglio标准,对关节疼痛指数、行走功能指数、屈膝畸形程度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分.结果 30例患者(60膝)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经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治疗后矫正至膝关节伸直0°~-5°,均达到预期矫正效果;拆除Ilizarov外固定支架后60膝关节活动度均接近正常,屈曲100°~135°,伸0°~10°.去除膝关节铰链支具后直立位屈膝角度-1.2°~13.3°,平均7.32°±3.41°;其中4例(8膝)出现屈膝角度10°~15°的复发.临床疗效采用Dimeglio标准,在关节疼痛、行走功能、膝关节屈曲畸形程度及关节活动范围方面,两组患

作者:王清玉;许志强;陈妍;樊璠;赵炳瑞;余兰伟;李良华;韩大为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7 年 3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6 | 下载:176
作者:
王清玉;许志强;陈妍;樊璠;赵炳瑞;余兰伟;李良华;韩大为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17 年 37卷 12期
标签:
脑性瘫痪 膝关节 腱转移术 伊利扎罗夫技术 Cerebral palsy Knee joint Tendon transfer Ilizarov technique
目的 探讨改良腘绳肌后置术治疗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例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15例,采用传统腘绳肌后置术)和改良手术组(15例,采用改良腘绳肌后置术,即将半腱肌后置于腓肠肌内侧头起点处),两组患者软组织松解术后均联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矫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自软组织松解术后第7天开始调整牵伸外固定支架,每次撑开约0.2°,3次/d;直至屈曲挛缩畸形矫正至过伸10°位并维持3周,期间每2周摄X线片测量膝关节屈曲挛缩度数;拆除Ilizarov外固定支架后,佩戴下肢膝关节铰链支具至少3个月,至膝关节行走功能满意后去除.临床疗效评价采用Dimeglio标准,对关节疼痛指数、行走功能指数、屈膝畸形程度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分.结果 30例患者(60膝)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经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治疗后矫正至膝关节伸直0°~-5°,均达到预期矫正效果;拆除Ilizarov外固定支架后60膝关节活动度均接近正常,屈曲100°~135°,伸0°~10°.去除膝关节铰链支具后直立位屈膝角度-1.2°~13.3°,平均7.32°±3.41°;其中4例(8膝)出现屈膝角度10°~15°的复发.临床疗效采用Dimeglio标准,在关节疼痛、行走功能、膝关节屈曲畸形程度及关节活动范围方面,两组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