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及其与能量贮备的关系.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分批于实验第8、12、16、24周处死,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脏UCP2mRNA转录及其蛋白表达.荧光测定法检测肝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8周呈现单纯性脂肪肝,12~2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显示,随着造模时间延长,模型组肝脏UCP2表达逐渐增强,UCP mRNA转录于24周达高峰,较对照组升高4.2倍,t=16.474,P<0.01;模型组肝脏ATP含量则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减低,24周为(1.99 ± 0.66)×10-8μmol/g,对照组为(2.97±0.48)×10-8μmol/g,t=3.248,P<0.01.模型组肝脏UCP2 mRNA转录的相对数值与其ATP含量呈密切负相关,r=0.93,P<0.01.结论持续24周高脂饮食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模型大鼠肝脏U C P 2表达增强而ATP含量减少,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作者:范建高;丁晓东;王国良;徐正婕;田丽艳;郑晓英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年 13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