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 γ)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其中干预组于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替米沙坦(5 mg·kg-1·d-1)灌胃治疗4周.16周末处死大鼠,分别进行如下检测:(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2)检测血清ALT、AS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脂联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Student-Newman-Keuls q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脂联素、TNF α与HOMA-IR的关联性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模型组大鼠造模均成功,根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所获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4),其中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达F3、F4的分别有1、9只.干预组脂肪变性程度达F1、F2、F3的大鼠分别有1、6、3只.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积分为0.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
作者:刘江奎;沈毅慧;刘祥川;张辉;吴晖;殷明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年 19卷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