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血管的损伤作用及导致颌骨坏死的可能机制.方法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加入唑来膦酸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最高浓度为5 000×l0-7 mol/L,进行3倍梯度稀释为2×10-7 mol/L,对照组为0 mol/L.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唑来膦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加入唑来膦酸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根据MTT实验结果设计浓度分组为高浓度组(5000×10-7 mol/L)、中浓度组(555×10-7mol/L)、低浓度组(62×10-7 mol/L).结果 MTT结果显示在唑来膦酸浓度为0、2×10-7、7×10-7、21×10-7、62×10-7、185×10-7、555×10-7、1 667×10-7、5 000×l0-7 mol/L时,细胞A值分别对应为0.09±0.03、0.82±0.05、0.71±0.06、0.66±0.03、0.64±0.04、0.47±0.04、0.51±0.05、0.35±0.04和0.34±0.11.划痕实验显示24 h后细胞迁移距离逐渐减小,空白对照组(38.7±0.42) mm,低浓度组(35.8±4.17) mm,中浓度组(19.9±0.57) mm(P<0.001),高浓度组(12.5±3.89) mm(P<0.05),说明唑来膦酸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黏附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A值分别为1.14±0.18、0.95
作者:郎淼杰;周稚辉;毛静静;任曼曼;朱莉;王彦亮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5 年 50卷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