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动脉狭窄位置和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TIA患者151例进行ABCD2评分,根据ABCD2评分分值分为3组:低危组60例,中危组64例,高危组27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关系.结果 DSA显示,151例患者中,25例为正常血管,126例血管狭窄的患者检出216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3组患者血管狭窄位置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相关侧大血管中,低危组患者正常血管的比例明显高于高危组,轻度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症状相关侧大血管中,低危组患者正常血管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高危组患者中度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和无症状侧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随ABCD2评分的增高而表现出升高趋势(P<0.01).结论 前循环TIA患者的ABCD2评分能够反映患者前循环血管的狭窄程度.ABCD2评分高的前循环TIA患者应重视血管形态学检查.
作者:孙文;刘文华;范进;刘朝来;徐格林;刘新峰
来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年 13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