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瑞芬太尼对患者异丙酚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年龄20~55岁,体重48~86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BMI<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5组(n=10):R0组、R1组、R2组、R3组、R4组.麻醉诱导时R0组~R4组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2 4 6和8 ng/ml,异丙酚初始效应室靶浓度2.0 μg/ml,待效应室浓度稳定之后每隔1 min增加0.5 μg/ml,直至BIS值降至50.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的BIS值、异丙酚效应室浓度.记录BIS值降至50时的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异丙酚总用量及所需时间.结果 与R0组比较,R2组~R4组意识消失时BIS值升高,异丙酚效应室浓度降低,BIS值降至50时异丙酚总用量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降低,所需时间缩短(P<0.05或0.01),R.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组~R4组意识消失时BIS值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BIB值降至50时异丙酚总用量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以及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达4 ng/ml时可增强异丙酚的镇静效应,且4、6和8 ng/ml时该作用无差异.
作者:丁玲玲;袁维秀;米卫东;张宏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1 年 31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