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6~8月龄,体重250~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足三里穴组(EA组)、电针非经非穴组(NE组)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αα-BGT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A组于缺血即刻于双侧足三里穴给予连续电刺激(电压2~4V,频率3Hz,波宽2 ms)30 min,刺激强度以大鼠双下肢微颤为宜;NE组于缺血即刻于双侧足三里穴旁5 mm处给予电刺激30 min,刺激强度同EA组.于缺血前45 min时α-BGT组腹腔注射α-BGT 1 μg/kg,余同EA组.再灌注120 min,经腹主动脉取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组织因子(TF)、抗凝血酶(A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D-二聚体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取血后处死大鼠,取远端回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肠黏膜Chiu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NE组和α-BGT组血浆TNF-α、TF、tPA、PAI-1和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AT浓度降低,血小板计数减少,EA组血浆TNF-α和TF的浓度升高,AT浓度降低,I/R组、EA组、NE组和α-BGT组肠黏膜Chiu评分升高(P<0.05);与I/R
作者:汪海松;蔡东妙;徐林梅;杨华凌;陈振毅;王焱林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7 年 37卷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