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评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PPAR-γ)在保护素D1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神经病理性痛+保护素D1组(NP+PD组)和神经病理性痛+保护素D1+GW9662组(NP+PD+GW组)。采用选择性神经损伤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NP+PD组和NP+PD+GW组于造模前30 min时开始鞘内注射保护素D1 900 ng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20 μl),1次/d,连续8 d;NP+PD+GW组于造模前45 min时开始鞘内注射PPAR-γ拮抗剂GW9662 200 ng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20 μl),1次/d,连续8 d;Sham组鞘内注射等容量二甲基亚砜。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10、14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PWT)。于造模后14 d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脊髓腰膨大,采用Weston blot法测定PPAR-γ、TNF-α和IL-6的表达。于造模后14 d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L 4,5脊髓节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PPAR-γ与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或血清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共表达情况。 结果:与Sham比较,其余3组造模后各时点PWT降低,脊髓PPAR-γ表达下调,TNF

作者:李治松;汤南南;闫明超;吕品;谈安棋;马晓玲;王一鸣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 年 4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李治松;汤南南;闫明超;吕品;谈安棋;马晓玲;王一鸣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 年 40卷 4期
标签:
PPARγ 脊髓 抗原,CD59 神经痛 PPAR gamma Spinal cord Antigens, CD59 Neuralgia
目的:评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PPAR-γ)在保护素D1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神经病理性痛+保护素D1组(NP+PD组)和神经病理性痛+保护素D1+GW9662组(NP+PD+GW组)。采用选择性神经损伤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NP+PD组和NP+PD+GW组于造模前30 min时开始鞘内注射保护素D1 900 ng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20 μl),1次/d,连续8 d;NP+PD+GW组于造模前45 min时开始鞘内注射PPAR-γ拮抗剂GW9662 200 ng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20 μl),1次/d,连续8 d;Sham组鞘内注射等容量二甲基亚砜。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10、14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PWT)。于造模后14 d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脊髓腰膨大,采用Weston blot法测定PPAR-γ、TNF-α和IL-6的表达。于造模后14 d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L 4,5脊髓节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PPAR-γ与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或血清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共表达情况。 结果:与Sham比较,其余3组造模后各时点PWT降低,脊髓PPAR-γ表达下调,TNF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