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3 | 下载12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硬皮病小鼠模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博来霉素诱导的动物模型,分早期给药组和硬化后给药组.用5 mg·kg-1·d-1辛伐他汀处理,用药4周后收集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并测量表真皮厚度,比色法榆测皮损羟脯氨酸含量,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小鼠硬皮病皮损前胶原(pro-COL1α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早期给药组中,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小鼠真皮内胶原增粗,表真皮厚度和羟脯氨酸含量及pro-COL1α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5 mg·kg-1·d-1辛伐他汀处理组较模型组小鼠真皮厚度变薄(P<0.05),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1),皮损pro-COL1α1 mRNA表达下降(P<0.05).硬化后给药组中,辛伐他汀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真皮厚度、羟脯氨酸含量均无明显改善,但pro-COL1α1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 早期予以辛伐他汀处理可以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皮肤硬化程度.硬化后予以辛伐他汀处理则皮肤硬化改善不明显.

作者:刘彤云;王千秋;钱革;其木格;陶小华;齐淑贞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年 4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3 | 下载:12
作者:
刘彤云;王千秋;钱革;其木格;陶小华;齐淑贞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年 42卷 1期
标签:
硬皮病,系统性 斯伐他汀 博来霉素 羟脯氨酸 胶原Ⅰ型 模型,动物 Scleroderma,systemic Simvastatin Bleomycin Hydroxyproline Collagen type Ⅰ Models,animal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硬皮病小鼠模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博来霉素诱导的动物模型,分早期给药组和硬化后给药组.用5 mg·kg-1·d-1辛伐他汀处理,用药4周后收集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并测量表真皮厚度,比色法榆测皮损羟脯氨酸含量,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小鼠硬皮病皮损前胶原(pro-COL1α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早期给药组中,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小鼠真皮内胶原增粗,表真皮厚度和羟脯氨酸含量及pro-COL1α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5 mg·kg-1·d-1辛伐他汀处理组较模型组小鼠真皮厚度变薄(P<0.05),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1),皮损pro-COL1α1 mRNA表达下降(P<0.05).硬化后给药组中,辛伐他汀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真皮厚度、羟脯氨酸含量均无明显改善,但pro-COL1α1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 早期予以辛伐他汀处理可以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皮肤硬化程度.硬化后予以辛伐他汀处理则皮肤硬化改善不明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