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跨膜型血型A抗原模拟肽疫苗的恶性黑素瘤细胞株B16,并检测体外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前期构建的模拟肽疫苗稳定转染B16细胞进行表达,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模拟肽/Fas融合基因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β(Mip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疫苗介导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效应(CDC)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效应(ADCC).结果 RT-PCR在预期位置检测到特异性条带.Western印迹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特异的结合抗血型A抗体活性.析因分析提示不同分组之间CDC效应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4.522,P<0.01),ADCC效应总体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71.593,P<0.01).组间比较示M-pIRES组CDC效应与空质粒pIRES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明显低于P/F-M-pIRES组和P/F-pIRES组;P/F-M-pIRES组、P/F-pIRES组ADCC效应明显强于M-pIRES组与pIRES组,P/F-M-pIRES组ADCC效应明显强于P/F-pIRES组(F=15.42,P<0.05).结论 跨膜型血型A抗原模拟肽疫苗可在B16细胞膜稳定表达,且可通过介导CDC和ADCC发挥对黑素瘤细胞B16的杀伤作用.
作者:岑东芝;孟辉;张积仁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年 44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