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回顾性分析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对不同病因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肝硬化住院病例共107例,其中乙肝肝硬化59例,酒精性肝硬化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6例;有食管静脉曲张73例,无食管静脉曲张者34例.记录外周血血小板计数、B超下脾脏最长径值、血清白蛋白、转氨酶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各项指标.应用Ginanni等研究发现的909作为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阈值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 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与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3.0±1.5)s比(15.7±3.1)s]、脾脏长径值[(128±23)mm比(148±41)mm]、白蛋白[(36.0±5.4)g/L比(31.0±2.6)g/L]、血小板计数[(9±6)×109/L比(5±3)×109/L]、血小板计数和脾脏长径比值[(760±529)比(438±31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9作为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阈值适合于国人,其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存在的敏感性达到91.8
作者:陈国栋;刘玉兰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8 年 23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