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弯针技术在内向开口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11月至2018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医学科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行圆孔穿刺射频治疗的263例患者.以CT鼻旁窦模式(层厚为3 mm)对翼颚窝进行半冠状位扫描,选取包含圆孔内、外口及圆孔管中点且无颧弓阻挡的CT图像进行穿刺路径设计:用CT自带软件工具尺由圆孔管外口紧贴上颌窦外侧壁向外拉直线到皮肤表面(穿刺点),测量该线段的长度(穿刺深度)及该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穿刺角度),若该圆孔管为内向开口时,还需量取该直线与圆孔管走向的夹角(穿刺针需弯折的角度).将射频针尖插入自制弯针器内5 mm,向针尖斜面对侧扳折出相应的弯折角度,制成个体化的射频穿刺弯针.随后在CT引导下按设计的穿刺路径穿刺,针尖达圆孔外口时弯针弧度转向前上方,越过外口后将弧度转向后下,送入圆孔即可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射频的治疗效果.结果 263例患者中,71例(27.0%)患者的圆孔管为内向开口,需用弯针技术对射频针进行个体化塑形,平均弯折角度为(21.3±3.6)°.使用弯针后针尖均能穿刺到达靶点,神经电生理测试时0.1 ~0.5 mA电流即可诱发出第二支支配区明显的肌肉颤动或麻木感,射频热凝后疼痛完全消失,遗留该侧鼻翼、上唇、颧面部
作者:黄冰;姚明;冯智英;占恭豪;李顺;陈栋樑;张利;谢可越;费勇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8 年 34卷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