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30 | 下载34

目的 探讨CatWalk步态检测方法 在评价大鼠脑损伤四肢运动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造中度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损伤部位均为大鼠右侧大脑皮层.损伤前及损伤后的第3、7、14、28天,对模型鼠进行CatWalk步态变化检测及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同步记录相应结果 .结果 损伤后第7天,大鼠左后肢的各参数与损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左右后肢间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第14天,大鼠行走循环、平均强度、两步之间爪子离开平板的时间与损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左右前肢间的运动参数(最大接触面积、接触强度、爪印长度、行走循环)与损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及28天大鼠各项运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前、损伤后第3、7、14、28天大鼠m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第3,7天评分明湿高于损伤前.结论 CatWalk检测能准确反映出大鼠运动功能的变化,对于研究脑损伤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琨;田歌;张润;陈强;孙海涛;李鹏;蔡颖谦;姜晓丹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年 10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30 | 下载:34
作者:
秦琨;田歌;张润;陈强;孙海涛;李鹏;蔡颖谦;姜晓丹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年 10卷 12期
标签:
颅脑损伤 行为学 CatWalk步态检测 mNSS评分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ehaviouristics,CatWalk-assisted gait test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ale
目的 探讨CatWalk步态检测方法 在评价大鼠脑损伤四肢运动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造中度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损伤部位均为大鼠右侧大脑皮层.损伤前及损伤后的第3、7、14、28天,对模型鼠进行CatWalk步态变化检测及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同步记录相应结果 .结果 损伤后第7天,大鼠左后肢的各参数与损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左右后肢间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第14天,大鼠行走循环、平均强度、两步之间爪子离开平板的时间与损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左右前肢间的运动参数(最大接触面积、接触强度、爪印长度、行走循环)与损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及28天大鼠各项运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前、损伤后第3、7、14、28天大鼠m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第3,7天评分明湿高于损伤前.结论 CatWalk检测能准确反映出大鼠运动功能的变化,对于研究脑损伤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有重要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