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联合局部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20年1月—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且伴有不同程度感染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2~76岁,单侧大转子区压力性损伤者9例、双侧大转子区压力性损伤者3例,3例患者并发脓毒症。清创前压力性损伤创面外口面积为1.5 cm×1.0 cm~3.0 cm×3.0 cm,术中清创时测量的内腔面积为10.0 cm×8.5 cm~20.0 cm×10.0 cm。改善全身一般状况后,Ⅰ期行清创后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填塞,Ⅱ期移植面积为10.0 cm×9.0 cm~22.5 cm×11.5 cm局部肌皮瓣修复创面,将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对比所有患者Ⅰ期术前与Ⅰ期术后7 d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等炎症指标水平及创面分泌物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比,记录并发脓毒症患者Ⅰ期术前与Ⅰ期术后3 d精神状况、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观察所有患者Ⅱ期术后局部肌皮瓣成活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所有患者压力性损伤复发情况及肌皮瓣外观和质地。结果:12例患者Ⅰ期术后7 d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均较Ⅰ期术前明显下降(
t值分别
作者:佟琳;张万福;韩飞;官浩
来源: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4 年 40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