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不同检测技术对不同时期采集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观察病毒核酸、IgM抗体、IgG抗体的动态特征,为疾病的诊断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SFTS疑似病例早期和确诊病例康复后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病毒特异性核酸和IgM抗体、IgG抗体,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检出结果及与采集时间的关系,观察病毒核酸及特异性抗体的动态特征.结果 87份SFTS疑似患者血清,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3.41%,IgM抗体阳性率为31.03%,IgG抗体阳性率为3.41%.其中55份SFTS确诊病例标本,病毒核酸和IgM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36.3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 =6.82,P=0.009),kappa值=-0.257.核酸检测阳性标本采集与发病时间间隔均在12d以内,其中7~9d采集标本阳性检出率最高(100%),经统计学分析,不同时间采集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5,P=0.016).34份SFTS恢复期血标本,核酸检测均为阴性,IgM抗体阳性率为41.18%,与急性期(38.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IgG抗体阳性率为94.12%,明显高于急性期IgG抗体阳性率(0%).IgM和IgG抗体动态特征观察发现,IgM抗体在发病第2天即可检出,最晚检出时间为发病后第74天,30~
作者:姜晓林;张晓梅;逄博;孙大鹏;王显军;丁淑军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 年 32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