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比后路及肋缘下腹横平面阻滞(TAP)对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标准(ASA)Ⅰ~Ⅱ级择期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后路组(P组)在肋骨下缘与髂嵴间的腋中线行TAP,肋缘下组(S组)沿肋缘在剑突与髂嵴连线行TAP.双侧腹壁分别给予20 ml0.375%罗哌卡因,同时复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评估术后2、6、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24h内PCIA的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消耗量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2h,针刺痛觉减退平面达到最大,S组为T7 ~ L1,P组为T9~L1;半数以上患者痛觉减退平面比较:4h时S组为T8~T12,P组为T7 ~L1;6h S组为T9~T11,P组为T10~ T12;12 h S组为T9~T11,P组为T10~T12;24h S组为T9~T10,P组为T11.术后2、6h,S组的静息痛及运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组,而术后12、24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内静脉镇痛泵的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S组显著少于P组(P<0.05).结论 经肋缘下TAP较后路TAP,感觉阻滞部位更高,范围更广,作为胃癌根治术等上腹部手术的术后静脉镇痛的辅助方式更有优势.
作者:李凯;朱志华;高明;李龙云;赵国庆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5 年 32卷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