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黄芪对脊髓损伤(SCI)小鼠的神经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击打法制作SCI小鼠模型,随机将术后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不予治疗,术后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黄芪治疗组术后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小鼠术后3d麻醉处死,用干湿称重法测定出脊髓含水量,二氢乙锭(HEt)染色测定脊髓活性氧(ROS)的积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试剂盒检测损伤脊髓附近区域的凋亡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的表达量,术后7、14、21、28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损伤小鼠的运动功能,糖水偏嗜实验检测小鼠的抑郁状况,斜面实验评价小鼠的后肢力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熟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性蛋白(NeuN)和脊髓白质标志物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量.结果 (1)黄芪治疗组脊髓含水量(67.67±3.34)和对照组(83.33±1.91)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8,P<0.01).(2)对照组(2051.67 ±38.05)比较黄芪治疗组ROS荧光强度(1 520.00±71.8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7,P<0.01).(3)黄芪治疗组细胞凋亡数量[(67.67±3.43)个]和对照组[(79.34±2.53)个]比较数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0,P<0.05).(4)黄芪治疗组抑炎因子IL-10表达量(1
作者:张秀真;程田;寇红伟;尚国伟;杨莹;陈向荣;包德明;孙新志;张书豪;郭俊杰;李劲峰;皮国富;王义生;刘宏建;李亚南;李利梅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年 36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