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薄的解剖基础,以及用于修复手、足外伤后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对10例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经大腿离断股动脉进行红色乳胶灌注,其中左侧5例,右侧5例,均为男性,观察胫后动脉穿支的数量、口径、分支、分层、走行分布规律.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临床应用13例,手部创面5例,足部创面8例,创面大小3.0 cm×2.0 cm~6.0 cm×4.0 cm,皮瓣面积3.5 cm×2.2 cm~6.5 cm×4.5 cm,均修复伴有肌腱、骨、关节囊外露的创面.结果 小腿胫后动脉穿支外径超过0.50 mm的有4~6条,外径(0.87±0.26)mm,穿支进入脂肪层后分为3层血管网:脂肪深层血管网、脂肪浅层血管网和真皮下血管网.按位置关系由深至浅,且管径逐级变细.深层血管网由穿支主干发出,浅层血管网由穿支主干发出或与深层血管共干,真皮下血管网自浅层血管网发出或由穿支主干直接发出.深、浅层血管网除蒂部血管关系外互不交通或交通极少,因此,修剪深层脂肪层不会影响浅层血管网供血,不会影响皮瓣血运.13例皮瓣术中修剪大部分深层脂肪组织,保留脂肪浅层血管网和真皮下血管网,保护蒂部血管结构及分支,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有1例术后第2天出现动脉危象,局部注射罂粟碱后缓解,有1例术后第3天出现静脉危象,拆线、
作者:孙长胜;苏波;李文君;张辉;张玲玲;王婷婷;钱英俊;苗炜亮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9 年 42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