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应用G-CSF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反应(ANC反应)对于IST早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11月行IST的SAA/VSAA共125例患者资料,对IST前应用G-CSF治疗后的ANC反应与IST近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G-CSF治疗后ANC增高程度(ΔANC)预测IST疗效的ROC曲线.结果 G-CSF治疗后ANC反应组IST后3个月(49.0%对28.9%,P=0.023)及6个月(61.2%对40.8%,P=0.026)血液学反应(HR)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以G-CSF治疗10d内ΔANC≥0.5×10/9L作为ANC反应界值预测IST后3个月及6个月疗效最佳.多因素分析显示G-CSF治疗10d内ANC反应为IST后3个月HR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4),但并非IST后6个月HR的独立预后因素.G-CSF治疗后获ANC反应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无反应组[(92.8±4.0)%对(69.5±6.5)%,P=0.025].结论 IST前G-CSF治疗后的ANC反应可提示骨髓残存造血,是方便、实用的预测患者接受IST早期疗效及长期生存的指标.
作者:武志洁;杨文睿;张莉;井丽萍;周康;李洋;彭广新;叶蕾;李园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年 35卷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