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4 | 下载95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GCV)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实验性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疗效.方法 用单纯疱疹病毒(HSV-1,COS株)感染41只青紫蓝兔的右眼,建立ARN动物模型.建模后24、72 h,分别用GCV以玻璃体腔注射(10只眼)、静脉注射(11只眼)以及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静脉注射(10只眼)3种方式对ARN动物进行治疗,另设GCV联合氟美松玻璃体腔注射组(6只眼)和未进行任何治疗的单纯模型对照组(4只眼).GCV玻璃体腔注射剂量为800μg,静脉注射剂量为5 mg/kg体重.根据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在注射后1~21 d观察和记录视网膜坏死分级,对比观察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方式组之间以及不同用药方式组与单纯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坏死分级的差异.结果 单纯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坏死分级为3.8级.建模后24 h进行治疗者,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静脉注射、GCV联合氟美松玻璃体腔注射、静脉注射组视网膜坏死分级分别为0.2、0.4、0.8、2.2级,前3组与静脉注射组视网膜坏死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1,0.045),但前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0.054,0.107);建模后72 h进行治疗者,4种给药方法治疗后病变都在1.4级以上,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结论 GCV玻璃体腔注射能有效降低实验性ARN视网膜坏死分级;玻璃体腔注

作者:李继鹏;陈惠茹;杨新吉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8 年 24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4 | 下载:95
作者:
李继鹏;陈惠茹;杨新吉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8 年 24卷 6期
标签: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急性/治疗 更昔洛韦/投药和剂量 动物实验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cute/therapy Ganciclovir/administration & dosage Animal experimentation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GCV)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实验性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疗效.方法 用单纯疱疹病毒(HSV-1,COS株)感染41只青紫蓝兔的右眼,建立ARN动物模型.建模后24、72 h,分别用GCV以玻璃体腔注射(10只眼)、静脉注射(11只眼)以及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静脉注射(10只眼)3种方式对ARN动物进行治疗,另设GCV联合氟美松玻璃体腔注射组(6只眼)和未进行任何治疗的单纯模型对照组(4只眼).GCV玻璃体腔注射剂量为800μg,静脉注射剂量为5 mg/kg体重.根据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在注射后1~21 d观察和记录视网膜坏死分级,对比观察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方式组之间以及不同用药方式组与单纯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坏死分级的差异.结果 单纯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坏死分级为3.8级.建模后24 h进行治疗者,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静脉注射、GCV联合氟美松玻璃体腔注射、静脉注射组视网膜坏死分级分别为0.2、0.4、0.8、2.2级,前3组与静脉注射组视网膜坏死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1,0.045),但前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0.054,0.107);建模后72 h进行治疗者,4种给药方法治疗后病变都在1.4级以上,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结论 GCV玻璃体腔注射能有效降低实验性ARN视网膜坏死分级;玻璃体腔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