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0 | 下载356

目的 探讨CT泪道逆行插管造影检查法用于无法实施常规泪道造影检查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武警总医院眼科泪器病中心诊治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性疾病(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的阻塞)患者54例(75只眼),包括:上下泪小点闭锁3例(5只眼)、上下泪小管阻塞15例(24只眼)、泪总管阻塞18例(28只眼)、陈旧性上下泪小管断裂18例(18只眼),均应用0°、30°耳内镜镜头经鼻观察鼻泪管下口,选取鼻泪管下口开放者65只眼,按照仰卧位头后仰角度不同,将患者分成头后仰角度10°、20°、30°和40°共4组,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配入不同的体位检查组,分别包括15只眼、17只眼、17只眼、16只眼.在内镜辅助下,将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前段弯曲的钝头插管导引针,随后将其插入患眼鼻泪管下口,之后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继续插入鼻泪管6 mm,以此为插管成功标准.测量成功者插管导引针弯曲部分长轴与插管导引针长轴之间的夹角(θ),记录每组插管成功的例数.对插管成功者(44只眼),经硬膜外麻醉导管注入造影剂(安射力),按相同体位立即行泪道CT.观察CT泪道造影图像特点,并与手术中探查结果比较.结果 65只眼鼻泪管下口开放者,插管成功44只眼.头后仰10°组(15只眼)、

作者:王婷婷;陶海;韩毳;王朋;白芳;张健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4 年 50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0 | 下载:356
作者:
王婷婷;陶海;韩毳;王朋;白芳;张健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14 年 50卷 10期
标签:
泪器阻塞 鼻泪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内窥镜检查 体位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Nasolacrimal duct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Endoscopy Posture
目的 探讨CT泪道逆行插管造影检查法用于无法实施常规泪道造影检查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武警总医院眼科泪器病中心诊治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性疾病(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的阻塞)患者54例(75只眼),包括:上下泪小点闭锁3例(5只眼)、上下泪小管阻塞15例(24只眼)、泪总管阻塞18例(28只眼)、陈旧性上下泪小管断裂18例(18只眼),均应用0°、30°耳内镜镜头经鼻观察鼻泪管下口,选取鼻泪管下口开放者65只眼,按照仰卧位头后仰角度不同,将患者分成头后仰角度10°、20°、30°和40°共4组,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配入不同的体位检查组,分别包括15只眼、17只眼、17只眼、16只眼.在内镜辅助下,将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前段弯曲的钝头插管导引针,随后将其插入患眼鼻泪管下口,之后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继续插入鼻泪管6 mm,以此为插管成功标准.测量成功者插管导引针弯曲部分长轴与插管导引针长轴之间的夹角(θ),记录每组插管成功的例数.对插管成功者(44只眼),经硬膜外麻醉导管注入造影剂(安射力),按相同体位立即行泪道CT.观察CT泪道造影图像特点,并与手术中探查结果比较.结果 65只眼鼻泪管下口开放者,插管成功44只眼.头后仰10°组(15只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