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43 | 下载896

目的 分析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9~86岁,平均(65.2±4.2)岁.单眼发病9例.对所有患者一般情况、眼部症状和体征特点、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图像特点、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3例患者伴有睑缘炎.角膜病变特点包括角膜上皮弥漫性的点状或点簇状混浊、假树枝状混浊或角膜上皮片状缺损、丝状剥脱,基质水肿.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角膜上皮基底细胞核反光均增强,细胞形态不规则且细胞密度明显下降,基底细胞计数平均值为(4 839±285)个/mm2;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直径变细,且有中断现象.经过保护眼表及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治疗后,15例患者角膜上皮病变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为角膜上皮水肿、点状染色,如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可发展为丝状角膜炎或角膜溃疡;及时给予保护及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曲景灏;王智群;张阳;孙旭光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7 年 5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43 | 下载:896
作者:
曲景灏;王智群;张阳;孙旭光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17 年 53卷 3期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角膜混浊 角膜水肿 角膜溃疡 上皮,角膜 Cataract extrac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rneal opacity Corneal edema Corneal ulcer Epithelium,corneal
目的 分析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9~86岁,平均(65.2±4.2)岁.单眼发病9例.对所有患者一般情况、眼部症状和体征特点、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图像特点、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3例患者伴有睑缘炎.角膜病变特点包括角膜上皮弥漫性的点状或点簇状混浊、假树枝状混浊或角膜上皮片状缺损、丝状剥脱,基质水肿.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角膜上皮基底细胞核反光均增强,细胞形态不规则且细胞密度明显下降,基底细胞计数平均值为(4 839±285)个/mm2;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直径变细,且有中断现象.经过保护眼表及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治疗后,15例患者角膜上皮病变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为角膜上皮水肿、点状染色,如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可发展为丝状角膜炎或角膜溃疡;及时给予保护及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