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19 | 下载124

目的:探讨电针针刺委中穴、大肠俞穴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疼痛中枢和默认网络的改变。方法2015年1—2月从甘肃省中医院职工及学生中招募健康志愿者20例(右利手),在3.0 T磁共振扫描间针刺被试委中和大肠俞穴得气后留针,以同轴屏蔽线连接韩氏( HANS)电针仪。通过电针仪的通电( ON 60 s)和关闭( OFF 120 s)进行交替穴位刺激,采集任务态组块设计模式数据。以FSL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剔除2例头动>2 mm影像,对18例影像进行了数据处理。 Talairach图谱显示激活区域主要有颞叶外侧沟、双侧丘脑、双侧岛叶(BA 13)、缘上回(BA 40)、额叶中央前回等脑区( Z=5.5)。负激活区域主要集中在海马旁回、额中回、右侧扣带皮质、顶叶皮质等脑区( Z=7.0)。其中双侧岛叶、右侧缘上回激活及右侧扣带负激活均为疼痛矩阵的主要脑区;而双侧岛叶、左侧颞叶外侧沟正激活,双侧海马、右侧扣带皮质及额中回负激活等脑区为默认网络脑区。结论电针刺激大肠俞穴和委中穴其针刺镇痛机制可能是调节疼痛中枢、默认网络的状态。

作者:周晟;曹红霞;俞连春;金钰钧;贾润慧;温玉蓉;陈晓飞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6 年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19 | 下载:124
作者:
周晟;曹红霞;俞连春;金钰钧;贾润慧;温玉蓉;陈晓飞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年 7期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针刺 疼痛 默认网络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cupuncture Pain Default mode network
目的:探讨电针针刺委中穴、大肠俞穴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疼痛中枢和默认网络的改变。方法2015年1—2月从甘肃省中医院职工及学生中招募健康志愿者20例(右利手),在3.0 T磁共振扫描间针刺被试委中和大肠俞穴得气后留针,以同轴屏蔽线连接韩氏( HANS)电针仪。通过电针仪的通电( ON 60 s)和关闭( OFF 120 s)进行交替穴位刺激,采集任务态组块设计模式数据。以FSL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剔除2例头动>2 mm影像,对18例影像进行了数据处理。 Talairach图谱显示激活区域主要有颞叶外侧沟、双侧丘脑、双侧岛叶(BA 13)、缘上回(BA 40)、额叶中央前回等脑区( Z=5.5)。负激活区域主要集中在海马旁回、额中回、右侧扣带皮质、顶叶皮质等脑区( Z=7.0)。其中双侧岛叶、右侧缘上回激活及右侧扣带负激活均为疼痛矩阵的主要脑区;而双侧岛叶、左侧颞叶外侧沟正激活,双侧海马、右侧扣带皮质及额中回负激活等脑区为默认网络脑区。结论电针刺激大肠俞穴和委中穴其针刺镇痛机制可能是调节疼痛中枢、默认网络的状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