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不同前列腺总体积(TPV)及不同前列腺移行带体积(TZV)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根据TPV分成3组:A组TPV<40 ml者70例,B组40 ml≤TPV<80 ml者98例,C组TPV≥80 ml者42例;同时据TZV分组:a组88例:TZV<20 ml,b组67例:20 ml≤TZV<40 ml, c组55例:TZV≥40 ml。所有患者均行TURP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IPSS(IPSS-V)、储尿期IPSS(IPSS-S)、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使用方差分析分别分析TPV及TZV对TURP疗效的影响。结果:A、B、C 3组患者术前IPSS、IPSS-V、IPSS-S、QOL、Q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C组患者年龄(73.5±6.5)岁明显大于A组的(69.3±7.6)岁及B组的(70.9±7.3)岁(
P=0.015)。A、B、C 3组患者术后IPSS、IPSS-V、IPSS-S、QoL及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c 3组患者术前IPSS、IPSS-V、IPSS-S 、QoL、Q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a组年龄
作者:刘洪明;田野;苏志勇;孙兆林;罗光恒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1 年 101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