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4

目的:探究测量位点对CT瞬时无波比值(iFR CT)诊断冠状动脉缺血特异性狭窄准确度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2月至2018年5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并接受有创性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44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40~83(59.3±9.3)岁。基于CCTA图像通过流体力学模拟计算不同位点(狭窄处、狭窄处下游近端、狭窄处下游2 cm、狭窄处下游3 cm、狭窄处下游4 cm)的iFR CT值。以有创性FFR≤0.80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缺血特异性狭窄的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测量位点iFR CT的诊断性能。采用Bland-Altman图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iFR CT与FFR间的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iFR CT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 结果:狭窄处下游近端(最狭窄处下游约1 cm)iFR CT值诊断冠状动脉缺血特异性狭窄的性能优于其他测量位点,其阈值、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1、0.87(95

作者:刘通源;唐春香;周帆;李俊灏;许棚棚;刘春雨;张龙江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1 年 101卷 3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4
作者:
刘通源;唐春香;周帆;李俊灏;许棚棚;刘春雨;张龙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年 101卷 39期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CT血管成像 血流动力学 血流储备分数 瞬时无波比值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Hemodynamics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Instantaneous wave-free ratio
目的:探究测量位点对CT瞬时无波比值(iFR CT)诊断冠状动脉缺血特异性狭窄准确度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2月至2018年5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并接受有创性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44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40~83(59.3±9.3)岁。基于CCTA图像通过流体力学模拟计算不同位点(狭窄处、狭窄处下游近端、狭窄处下游2 cm、狭窄处下游3 cm、狭窄处下游4 cm)的iFR CT值。以有创性FFR≤0.80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缺血特异性狭窄的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测量位点iFR CT的诊断性能。采用Bland-Altman图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iFR CT与FFR间的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iFR CT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 结果:狭窄处下游近端(最狭窄处下游约1 cm)iFR CT值诊断冠状动脉缺血特异性狭窄的性能优于其他测量位点,其阈值、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1、0.87(9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