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与预后的关系,为胃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9例胃癌患者的组织切片及30例癌旁组织切片中H p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胃癌组织中 H p临床平均感染量为(9.03±3.15),30例癌旁组织中 H p临床平均感染量为(4.35±1.17);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 H p临床相对感染量为(11.85±3.51),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中Hp临床相对感染量水平(4.01 ± 1.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中浸润深度处于 T3和T4期患者的 HP临床相对感染量显著高于T1和T2组,出现淋巴转移的胃癌患者 HP临床相对感染量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处于Ⅲ期和Ⅳ期的胃癌患者 HP感染量均显著高于Ⅱ期和Ⅰ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实际生存与 HP临床相对感染量之间呈负相关性。结论临床中,对于胃癌患者而言,Hp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可将其作为评估胃癌进展和预后的一个潜在性标志。
作者:牟海军;陈小燕;化伟利;周元昆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