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9 | 下载0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某院2011年1月-12月临床分离菌中非重复的肠杆菌科细菌2 203株,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EDTA-亚胺培南(IPM)协同法和亚胺培南双纸片增效法确认金属酶表型;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及整合子基因,产物测序,BLAST软件比对分析.结果 2 20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17株CRE,检出率为0.7%;药敏结果显示,17株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35.3%和47.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76.4%~100.0%;17株菌均检出blaTEM基因,6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检出blaSHV基因,并且其中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blaKPC-2基因,其余基因均阴性;3种整合子中int Ⅰ基因为阳性,检出率高达70.6%.结论 携带blarEM、blaSHv和bla KPC-2基因是导致该院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Ⅰ类整合子在其耐药基因的转移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军;邹明祥;王海晨;胡咏梅;豆清娅;晏群;刘文恩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9 | 下载:0
作者:
李军;邹明祥;王海晨;胡咏梅;豆清娅;晏群;刘文恩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21期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耐药机制 整合子 Carbapenem Enterobacteriaceae Drug resistance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Integron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某院2011年1月-12月临床分离菌中非重复的肠杆菌科细菌2 203株,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EDTA-亚胺培南(IPM)协同法和亚胺培南双纸片增效法确认金属酶表型;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及整合子基因,产物测序,BLAST软件比对分析.结果 2 20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17株CRE,检出率为0.7%;药敏结果显示,17株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35.3%和47.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76.4%~100.0%;17株菌均检出blaTEM基因,6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检出blaSHV基因,并且其中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blaKPC-2基因,其余基因均阴性;3种整合子中int Ⅰ基因为阳性,检出率高达70.6%.结论 携带blarEM、blaSHv和bla KPC-2基因是导致该院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Ⅰ类整合子在其耐药基因的转移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