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0 | 下载9

目的:观察大小鼠癌组织内的毛细淋巴管的形态特征,并探讨肿瘤组织内是否有淋巴管新生,为研究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构建大鼠结肠癌和小鼠移植瘤模型,取材后进行5LNase-ALPase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肿瘤内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结果:肿瘤的周边区的毛细淋巴管多于组织正常区,肿瘤中心无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壁上可见破坏和开放连接,同时观察到淋巴管内皮细胞亚细胞结构的改变,在移植瘤内可见从一些较大的毛细淋巴管上伸出小的管腔.结论:肿瘤细胞可通过破坏的淋巴管壁或内皮细胞间的开放连接侵入淋巴管腔,细胞器的改变是内皮细胞损伤的结构基础,在移植瘤内发现的毛细淋巴管可能为新生淋巴管,它们通过质膜小泡引导物质的转运.

作者:李晓冬;赵玲辉;张雅芳;李玉兰;刘宝全;杨树才

来源:肿瘤 2006 年 2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0 | 下载:9
作者:
李晓冬;赵玲辉;张雅芳;李玉兰;刘宝全;杨树才
来源:
肿瘤 2006 年 26卷 1期
标签:
结肠肿瘤 肿瘤移植 淋巴管 大鼠,Wistar 小鼠,近交系
目的:观察大小鼠癌组织内的毛细淋巴管的形态特征,并探讨肿瘤组织内是否有淋巴管新生,为研究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构建大鼠结肠癌和小鼠移植瘤模型,取材后进行5LNase-ALPase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肿瘤内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结果:肿瘤的周边区的毛细淋巴管多于组织正常区,肿瘤中心无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壁上可见破坏和开放连接,同时观察到淋巴管内皮细胞亚细胞结构的改变,在移植瘤内可见从一些较大的毛细淋巴管上伸出小的管腔.结论:肿瘤细胞可通过破坏的淋巴管壁或内皮细胞间的开放连接侵入淋巴管腔,细胞器的改变是内皮细胞损伤的结构基础,在移植瘤内发现的毛细淋巴管可能为新生淋巴管,它们通过质膜小泡引导物质的转运.

Baidu
map